登录 注册 帮助 联系我们
  • 首页
  • 数据资源
   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数据
    全国测震台网地震数据
    流动地震观测数据
    人工探测数据
    成果数据
    重力数据
    地磁数据
  • 数据汇集
    地震数据汇集
    成果数据汇集
    观测信息汇集
    其它数据汇集
  • 数据共享
    数据共享类型
    数据共享方式
    用户权益
    数据服务FDSNWS
    共享成果
  • 技术服务
    数据分析处理服务
    地震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技术服务
    数据托管
    实验场场地波速测量系统
  • 模型产品
    壳幔速度模型
    壳幔界面模型
    AI地震学数据集
    谛听地震大模型
    面波速度模型
    重力模型
    壳幔各向异性模型
    地震波衰减模型
    地震精定位目录
    震源机制解目录
    震相走时
    中强地震数据集
    行星地震数据
  • 研究成果
    深部结构
    地震震源
    AI地震学
  • 教育交流
    科普教育
    会议培训
登录 注册 帮助 联系我们

模型产品

  • 壳幔速度模型
  • 壳幔界面模型
  • AI地震学数据集
  • 谛听地震大模型
  • 面波速度模型
  • 重力模型
  • 壳幔各向异性模型
  • 地震波衰减模型
  • 地震精定位目录
  • 震源机制解目录
  • 震相走时
  • 中强地震数据集
  • 行星地震数据

谛听视频振动模型(DiTing-Video2Shake)

2025-04-03

模型概述

模型名称:DiTing-Video2Shake

模型参数:26M

模型类型:泛在振动提取大模型

开发技术:Transformer,地震波大模型,Computer Vision

模型功能:地震视频震动分析、强地面运动波形提取

开发团队:

l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

l  防灾科技学院

模型介绍

谛听视频振动模型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地震监测专用模型。该模型创新性地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地震工程相结合,通过解析监控视频中的像素级振动信息与地震波大模型相互结合,可实现非接触式强地面运动波形提取,为新一代地震监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开辟新路径。与传统依赖专业地震仪器的监测方式不同,谛听视频振动模型的研发不依赖于传统地震监测设备,可实现在震后通过监控视频生成强震观测数据,极大地拓展了地震监测的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。

主要应用场景

1)        强震观测数据补盲:在专业设备覆盖不足区域实现地震信息数据产出;

2)        城市地震应急公共服务:根据地震信息补充快速评估区域受灾影响,为城市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方案的部署提供科学依据,助力提升城市地震应急公共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;

3)        拓展多种城市安全服务领域:通过视频振动分析,提供更多城市安全相关的服务。

技术亮点

1)        非接触式监测: 通过监控视频提取地面运动波形,无需依赖传统地震仪器。

2)        深度学习与地震工程结合: 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,实现高精度的振动分析。

3)        广泛的应用场景: 从地震监测到城市应急响应,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
模型效果展示

1. 地震波形自动提取

通过DiTing-Video2Shake自动提取监控视频中的地震波形,准实时获取视频监控场景下的振动监测,实现高效的地震灾情信息获取。




图1.DiTing-Video2Shake自动提取地震波形的过程

2.     震动波形对比分析

与台站加速度仪记录的波形对比,DiTing-Video2Shake在震中20-80公里范围内提取的地面运动波形,与P波传播速度计算的时间误差在合理范围内。可以用于地震后的灾害程度的快速评估,为地震灾后应急和救援方案制定和力量调配提供决策参考。


结论

谛听视频振动模型(DiTing-Video2Shake)通过创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,为非接触式地震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该模型不仅能够填补传统地震监测设备的盲区,还能在城市应急响应和多种城市安全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视频震灾评估有望成为地震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。
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:100081 邮箱地址:esdc@cea-igp.ac.cn 联系电话:010-68729440
@2023 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
京ICP备08002722-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