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注册 帮助 联系我们
  • 首页
  • 数据资源
   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数据
    全国测震台网地震数据
    流动地震观测数据
    人工探测数据
    成果数据
    重力数据
    地磁数据
  • 数据汇集
    地震数据汇集
    成果数据汇集
    观测信息汇集
    其它数据汇集
  • 数据共享
    数据共享类型
    数据共享方式
    用户权益
    数据服务FDSNWS
    共享成果
  • 技术服务
    数据分析处理服务
    地震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技术服务
    数据托管
    实验场场地波速测量系统
  • 模型产品
    壳幔速度模型
    壳幔界面模型
    AI地震学数据集
    谛听地震大模型
    面波速度模型
    重力模型
    壳幔各向异性模型
    地震波衰减模型
    地震精定位目录
    震源机制解目录
    震相走时
    中强地震数据集
    行星地震数据
  • 研究成果
    深部结构
    地震震源
    AI地震学
  • 教育交流
    科普教育
    会议培训
登录 注册 帮助 联系我们

模型产品

  • 壳幔速度模型
  • 壳幔界面模型
  • AI地震学数据集
  • 谛听地震大模型
  • 面波速度模型
  • 重力模型
  • 壳幔各向异性模型
  • 地震波衰减模型
  • 地震精定位目录
  • 震源机制解目录
  • 震相走时
  • 中强地震数据集
  • 行星地震数据

华北地区2011-2013年完全基于陆地重力观测数据构建的120阶时变重力场模型

2023-04-20

模型说明

模型名称:华北地区2011-2013年完全基于陆地重力观测数据构建的120阶时变重力场模型

贡献者:韩建成,陈石,卢红艳,徐伟民

研究区域:华北地区(110°/130°/20°/50°)

网格大小:0.1°×0.1°

展开阶数:120阶

台站信息:华北重力测网,364个重复重力测站

数据跨度:观测时间2011.03-2013.08

建模方法:Slepian局部重力场建模方法(韩建成等, 2021)

文献引用:韩建成,陈石,卢红艳,徐伟民.2021.基于Slepian 方法和地面重力观测确定时变重力场模型:以2011-2013年华北地区数据为例.地球物理学报,64(5):1542–1557, doi: 10.6038/cjg2021O0240.

模型数据:华北地区2011-2013重力模型数据.rar

附件基于Slepian方法和地面重力观测确定时变重力场模型以2011-2013年华北地区数据为例.pdf


模型文件格式说明:

1) NorthChina_study_area _boundary_lonlat.txt 为研究区域边界,数据格式为经度(°)、纬度(°);

2) 对于模型文件,文件名中C1代表每年上半年观测,C2代表每年下半年观测,diff 表示差值。模型文件数据格式如下:

经度(°)    纬度(°)      重力变化(μGal)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:100081 邮箱地址:esdc@cea-igp.ac.cn 联系电话:010-68729440
@2023 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
京ICP备08002722-3号